昨天有來自MSN方面的消息顯示,受地震斷網影響而中斷的Messenger和Spaces服務目前正在緩慢地恢復中,部分地區用戶也已經能通過代理等方式登錄網站并使用相關服務。不過,記者昨天還是從權威
受此影響,微軟在線業務正面臨重創,給騰訊、Skype、Google等競爭對手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白。
微軟MSN業務遭重創
昨天下午,微軟在北京舉辦的XBOX360媒體見面會也成為本次斷網事件的犧牲品之一。“很遺憾,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暫時無法向大家演示一些功能。”昨天會場上的微軟工作人員無奈地表示,“我們暫時無法通過正常方式登錄到美國的服務器上,所以只能向大家表示遺憾。”
相對于還沒有進入中國計劃的XBOX360來說,更應當“表示遺憾”的還是微軟的LiveMessenger.盡管上海美斯恩公司方面一再強調“正在與相關的部門和組織協調,爭取盡快解決問題”,但甚至連美斯恩自己也無法評估或者不愿評估這場“飛來橫禍”將對自己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自2004年11月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后,MSN Messenger迅速成長為國內除騰訊QQ之外第二大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兩年之后的今天甚至已經成為大部分網民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軟件之一。而在這段時間內,隨著互聯網市場的發展,IM軟件衍生的商業模式也逐漸成型,占據市場領導地位的幾家企業也紛紛開始重新發力。
2006年,憑借IM軟件聚斂大量人氣的騰訊一舉成為中國營收規模最大的網絡公司,微軟也選擇在2006年調整了在線事業部相關的架構,正式發布Live品牌并將Messenger、搜索等相關服務重新進行全線的產品和
但微軟在中國的
對于以“展示次數”計算費用的Messenger廣告來說,在網絡沒有恢復正常前會損失多少用戶如今依然“無法預測”,而更重要的一點是,網民和用戶在恢復所需要的時間段當中,對于微軟產品的信心會打多大的折扣同樣“無法預測”。
騰訊、Skype獲巨大商機
騰訊、Skype等Messenger的競爭對手昨天對此事都表示“不方便評論競爭對手”、“但一直以來公司都堅持本地化的策略,而服務器本地化是所有一切本地化的基礎體現”。但有來自某公司內部的聲音顯示,由于IM軟件的用戶群“經常相對性重合”,因此“MSN出事之后必然會有大部分用戶轉而嘗試其他同類軟件”、“就算用戶在恢復正常之后重新選擇MSN,那至少也是為其他競爭對手軟件提供了一次被用戶選擇的大好機會”。
“微軟用損失自身用戶體驗和時間的代價,幫助騰訊和Skype進行了一次最有效的市場推廣和產品體驗宣傳。而在這個產品競爭同質化嚴重的
更讓微軟尷尬的一點是,因為Messenger中斷服務造成的用戶流失,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其整個互聯網計劃在中國的推進,這不但給了Google這一微軟最大競爭對手可乘之機,某種程度上還為中國互聯網產業內本土的企業提供了寶貴的時間。
■記者觀察
微軟:未兌現本地化承諾的代價
“這其實也是微軟為兩年前那個未曾兌現的諾言所付出的代價。”昨天有分析人士說,假如微軟2004年11月所說的“將服務器搬到中國來”、“在中國建立數據中心”的諾言兌現,那根本不會出現這樣的損失。當然,服務器搬家所需要的本地化成本相當昂貴,由于需要建立另外一個數據中心并保持與總部的同步,微軟必須負擔至少4倍,甚至10倍以上的寬帶和運營成本。這或許是微軟一直沒能兌現承諾的關鍵所在。
上海美斯恩公司副總裁陳嘯上周曾承認說,微軟目前正在將所有與廣告相關的資源重新整合到同一個平臺上并重點扶持發展。在這個包括在線游戲平臺XBOXlive、在線辦公平臺OfficeLive、在線通訊平臺LiveMessenger、門戶網站MSN.com以及移動平臺的“松散型矩陣”里,微軟目前已經在全球實現超過30億美元的年廣告收入。“最關鍵的一點是,網絡廣告市場如今只占據美國所有廣告不到5%的比例,未來的發展空間讓人充滿想象。”陳嘯說,“而在中國這一數字是不到3%.”(彭梧)